股票代碼:872223 無障礙 分公司在線

互聯網智能門戶構建者

政企大數據價值挖掘者

新聞中心關于我們>新聞中心>正文

信用平臺建設的現狀及展望

發布人:zjh  發布日期:2019-09-04  來源:

  信用信息共享共用的全國“大動脈”已經貫通,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中國”網以及各級政府的門戶網站為載體,形成國家部委到地方立體的信用建設網絡,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成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的總樞紐,“信用中國”網站成為面向社會公眾,弘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總窗口。

  并與所有接入部門和地方平臺實現了核心數據機制化共享,每周定時向各部門和地方推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各類紅黑名單、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等信息。又據中國誠信集團信用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到 2018 年 6 月底全國已經有170 多個城市完成了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區域信用體系建設發展不均衡

  一方面,各地信用體系建設的牽頭單位不一,從事該項工作的具體機構職能還未完善,全國大部分省、地市政府還未建立區域信用信息平臺。在已建系統中,受當地部門信息化水平限制和我國部門設置條塊分割、信息采集和交換標準不同,各個地區信用信息歸集質量及應用情況有差別。

  近年來,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區域開始探索區域信用建設,但還未形成穩定和制度化的過程。其他跨域建設和交流很少。另一方面,信用體系建設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部門的推進力度,因工作力度、重視程度不同,各地方信用建設發展程度不一。先行先試經驗又推廣不足,示范性效應不夠。這導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總體上呈現出不平衡。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展望

  建設以新技術和數字時代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有效加速器,讓信息的獲取手段變得更為豐富,獲取信息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信息的流動性加速,信息傳遞的半徑擴大。全國建立的大小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數據在質和量上都有了提升和保障,我們應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發揮和創新平臺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商業模式,讓社會信用產品和服務朝著更智能、更普惠的方向發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從制度設計、平臺建設到業務流程都更為成熟和完善。

 

  形成“政府推動、社會共建、信息共享、行業自律、智能普惠”的新格局,在市場經濟成熟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要靠政府、法律,靠第三方專業信用服務機構征信、評信,靠整個社會用信,靠公民守信。在未來的建設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大發展離不開信用服務機構和信用服務市場的大發展,通過政府推動,社會共建,形成行業自律、智能普惠的新格局。

分享到:0

掃描關注泰得科技微信



蘇ICP備11054182

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1567號

Copyright © 2002-2017 江蘇泰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B站推广网站,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网站,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